2014年以来,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及海外新增铁矿石产能的密集投放,铁矿石以雪崩式的下跌宣告了其黄金十年的结束。2014年,普氏62%铁矿石指数从1月份的平均127.92美元/干吨下跌至12月份的平均69.25美元/干吨,下跌幅度高达45.86%。
“疯狂的石头”从高处滚落,带给国内矿业巨大的冲击。因生意越来越难做,很多铁矿石贸易商不得不转行。而国内矿山企业更是凄凄惨惨,在“产1吨矿最多亏300块”的集体亏损环境下,成本高企的中小矿企约八成左右被迫减产甚至关停。
一、国内外矿山的“争夺战”
从供给来看,全球铁矿石生产较集中,澳大利亚、巴西、中国、印度和俄罗斯的铁矿石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75%以上,而淡水河谷、力拓、必和必拓和FMG这四大矿企就占了全球的40%以上,在矿石贸易中起着绝对的主导地位。
而国内矿企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成本太高,多数国内矿企的成本高于500元/吨,30%以上铁矿石企业的成本高于650元/吨,一些矿山成本甚至超过800元/吨。而国际主流矿山企业的成本低于40美元/吨。
中国铁矿石资源分布散,平均品位较低,贫铁矿石占全国储量的97%,较差的资源禀赋、政策环境等导致铁矿石平均开采成本远高于国外主流矿企。
以税费为例,目前国内铁矿石生产商要承担至少25项各种税费,费用超过100元/吨,占据总销售收入的20%以上,而国外很多矿山的税负只有5-10%。
四大矿山通过低成本、高品位矿抢占全球市场份额的策略并没有太大变化,国内矿山被大量挤出市场,中国铁矿石进口依存度不断上升,全球铁矿石成本曲线也大幅下移。
二、“蛰伏”矿山的复产
然而2016年四季度以来,铁矿石价格又迎来新一轮暴涨,突破了中国矿山成本线,复产自此进入计划阶段。过去的几年时间里,国产矿已关闭至少3成。
就从在产矿山的角度来说,春节以后假期很短,都在开足马力在干。据统计,2017年3月3日当周,全国矿山产能利用率为66.8%,环比上涨1.2%。之后一周矿山开工率继续上涨,其中以华北与河北区域较为明显,其他地区持平。
但是在2014年、2015年退出市场的矿山,由于开采手续、设备、人工等限制条件,目前复产只是停留在计划阶段,真正复产最快要到5、6月份。
然而近期铁矿石价格再次产生波动,价格降至70美元以下,虽然铁矿石价格仍在成本之上,但是对于计划复产的矿山依旧是不小的挑战!
除去市场前景依然存在不确定性,资金或许是国产矿重启的最大障碍。唯一的出路只有使成本一低再低,那降低成本的渠道之一是:减少设备的采购费用!
三、“省钱”利器
矿山行业是国家资源类基础工业,对国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。其中,矿山设备的采购与管理是维持矿山良好生产和运行的重要环节。作为矿山而言,大型设备的投入是提高产量的重要环节, 合理的设备计划和预算是维持简单再生产,扩大企业规模,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。
一般的矿山企业大部分选择联系厂家,进行招投标,或几家比价的方式购买设备,但是过程繁琐、费时费力,也并不能百分百的买到性价比最高的设备,但是,如果有一个可以连接买卖双方的“桥梁”,将会极大的方便买方企业!